媵女注音 媵女

媵女是先秦時期漢族婚姻制度的一種風俗,以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。本意為隨嫁,陪送出嫁。后來也可指隨嫁,亦指隨嫁的人,或者用來稱呼姬妾婢女,也有送,相送的意思。媵 yìng 【動】 (形聲。從女…
[媵] 2-4240
字形資訊[媵] CNS:2-4240 | Unicode:U+5AB5 | BIG5:DCF9 | 女部 13畫 | 注音: ㄧㄥˋ, 適用於有安裝『全字庫軟體包』的作業系統(如 Windows XP,Vista,7,8,10;Windows Server 2000 …
媵(拼音: yìng,注音:ㄧㄥˋ )是中國 周代盛行的一種婚姻制度,當時天子至士各級貴族皆一娶多女,貴族女子出嫁為正室時,需要娣或侄女陪嫁,稱為媵,媵會成為側室,為明媒正“娶”的一部分,地位比“納”,“嬖”的妾高(先秦時期的“妾”為婢妾之意,非配偶)。
“媵”字是二級漢字,讀音是yìng,部首為女,13劃。簡介:媵 。yìng 。古代指隨嫁,亦指隨嫁的人:“妃嬪媵嬙,王子皇孫,辭樓下 漢字: 媵 拼音: yìng 注音: |ㄥˋ 拼音分類: ying4 讀音:
漢字:媵 (注音:ㄧㄥˋ,部首:女) | 《國語大辭典》
</p>
	</div><!-- .entry-content -->
</article><!-- #post-4983 -->

	<nav class=

文章導覽